查看原文
其他

省厅参公编也是坑吗?听听过来人的实话

体制省厅哥 体制内入门指南 2023-02-10

文:体制省厅哥


本文系公众号“体制内入门指南”独家稿件,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,未经授权,不得转载,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。


本人因为想去省城的关系,通过省直机关公务员遴选入职现单位,放弃国家公务员身份,成为了参公编制人员。省厅参公编是否是坑,我将结合自己入职省厅后的实际工作情况进行分析,供大家参考。


一、看目的


如果只为了遴选上岸,不求政治前途,相同限制条件下,如党员、专业等,或者相同单位的不同岗位,参公编制报名人数更少,上岸概率更大,虽然叫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,但上岸后车补、晋升渠道和公务员一致,不走事业编职称,而是走公务员职务职级,经济待遇一致,包括未来的丧葬费和抚恤金,这些都要比事业编高。


二、看单位编制情况


如果本单位都是参公编制,如银保监会、证监会等,或者是参公管理的群团组织,如科协、工会、文联等,大家都是一个起跑线,不仅经济待遇和公务员一致,政治待遇,前途晋升上本单位都是一致的,不存在歧视。


三、看工作性价比


如果一个单位既有公务员编,又有参公编和事业编,那么相同级别人员的经济待遇为公务员编=参公编>事业编,工作量为机关处室>参公单位>事业单位,如果不考虑政治前途和借调机关处室的话,省厅的参公编性价比最高,因为经济待遇和公务员一致,而工作量适中,但如果参公编人员被以培养锻炼名义长期抽调到机关处室工作,性价比会很低,因为虽然每年和公务员编一样加班,但在面对年底评优评先、晋升提拔等关键机会时却排在公务员编后面。


四、看政治待遇


政治待遇为公务员编>参公编>事业编,省厅公务员编人员要升实职副处正处,如果机关处室没有位置,会空降到参公单位甚至是事业单位任职,过渡几年了再调整回机关处室,又恢复了公务员身份,参公单位一般不会直接空降到机关处室任职,顶多是在参公单位内部或者空降事业单位任职,包括一级主任科员要晋升四调等虚职,都是公务员优先,虽然是机关处室、参公名额是分开的,但可以在晋升的关键时期,把公务员编制人员先调整到参公单位,然后占用参公晋升名额,甚至本人不用来参公单位工作。


因此,参公编制政治待遇相对公务员来说,已经输在了起跑线,相当于古代皇上不同身份的嫔妃,生的儿子地位也不同,封太子或王爷的时候自然也不同。省厅参公编人员,很多在参加遴选前都是纯正的公务员,在原单位大家起跑线是一样的,觉得没有差距,遴选报名咨询时只被告知经济待遇一致,遇到提拔实职副处正处或晋升四调三调,都是和机关处室分开核算(实际上存在公务员空降情况),只有特别优秀的才能有机会到机关处室锻炼(实际上只要是个劳动力都无法避免被机关处室抽调加班的命运),而且也有参公编人员在锻炼时转为了公务员(实际上转成身份的概率极低)。


五、体制省厅哥总结


因此,如果目的只是上岸,在相同限制条件下,首选同一单位的参公编制,报名竞争会更少;如果既想上岸,还想图政治前途,就首选单位全为参公编制的事业单位或群团组织,至少不会在提拔时因为出身而受歧视;如果已经进入了有公务员编制的参公岗,首先放弃退休前当厅级领导或者巡视员的幻想,最好隐藏锋芒,少参加演讲、运动会等活动,不与公务员试比高,争取不被以锻炼培养年轻人名义忽悠抽调到机关处室工作,安静待在参公单位,按部就班晋升一级主任科员,放弃优先提拔为本参公单位实职副处正处的幻想,做好公务员人员空降本部门当实职副处正处的的心理准备,随后心平气和地排队四调三调,毕竟工作难度、岗位重要性、加班量都没人家多,但经济待遇和公务员都一样,还要什么自行车?


争取在退休前努力熬个一调,更多时候陪陪家人和孩子,享受一下生活。当然,如果自己还想在省厅上演逆天改命,难度堪比登天的转身份励志剧,自己也可以玩命努力,时刻以一名优秀公务员标准要求自己,申请调到最急难险重的机关处室,和他们一起同台竞技,感动领导,争取一个机会,一个能和公务员提拔时同一个起跑线的机会。但同时也要明白,即使是公务员,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当实职领导,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到点提职级。


总之,省厅平台高,所在省会城市能级高,大家还是要结合自己的需求和能力,作出自己最好的选择。


体制内入门指南,一个体制内人员集体创作的公众号,欢迎关注!

回复“考研” “待遇” “选调生”“ “省考” “报名” “笔试” “面试” “体检” “政审” “入职”“辞职”“公检法”“税务”“事业编”“国企”等关键词,可以查阅相关历史文章。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